中班實驗教案。
中班實驗教案 篇1
目標:
1、讓幼兒在體驗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樹木與人類的基本關系,培養幼兒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
2、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社會生活環境。
3、感受幫助朋友的快樂,培養幼兒關心自然界,愛護樹木的情感。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准備:
1、環境創設:樹林和一名扮演的老師。
2、小鳥頭飾人手一個,鳥媽媽頭飾一個。
3、小鳥飛音樂帶,錄音機。
4、畫紙、水彩筆人手一份。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小鳥練習飛翔本領導入課題
放音樂:鳥媽媽和小鳥們一起飛進(教師)樹林。
二、基本部分
1、小鳥發現樹葉枯黃,討論原因
鳥媽媽:小鳥們,我們休息一會吧。咦!這樹的葉子怎麽變成枯黃了?這是怎麽回事?引導幼兒討論。
2、大樹媽媽講述病因
鳥媽媽:我們還是一起來問問大樹媽媽吧??
大樹媽媽:空氣汙染,工廠排汙水,亂砍樹木。
3、引導小鳥爲大樹媽媽想治病方法
鳥媽媽:大樹媽媽生病了,真可憐,我們想想辦法,讓大樹媽媽的病快點好。
小鳥:吃藥,唱歌給他聽,陪他說說話……
大樹媽媽:你們還是多練習飛的本領,趁早飛走吧!我這病你們救不了的,人類不注意,亂排汙水,廢氣,亂砍樹木。哎!沒用了……
小鳥:我想到就大樹媽媽的辦法了,讓人類知道。
4、引導小鳥說出大樹媽媽有哪些本領
(1)茂盛的樹葉可爲我們撐起小傘,刮風下雨我們也不怕。
(2)大樹媽媽每天把空氣打掃幹淨,讓我們呼吸新鮮空氣。
(3)大樹媽媽可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洪水,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我們每天在這兒快快樂樂的生活。
(4)大樹媽媽可把我們的家園打扮得漂亮,我們生活在這兒很幸福。
5、鳥媽媽總結:大樹媽媽的本領真大,如果沒有這些大樹媽媽,我們將會沒地方住,沒有這些美麗的家園。
6、怎樣讓人類知道這些呢?小鳥各自說說(唱歌、送信、畫畫……)
7、幼兒繪畫:畫出大樹媽媽的本領。
大樹媽媽:我還是喜歡你們把我的本領畫出來送到人類,讓他們知道。
三、結束部分
小鳥把畫好的'畫傳送到人類手中。
四、延伸部分
人類收到畫後,就注意保護樹木,海廣泛栽種樹木,使家園更美,爲2008年奧運會的勝利舉行而做准備。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中班實驗教案 篇2
活动目標:
1.幼兒在運水遊戲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幼兒能認識和選擇在不同情況下適宜運水的工具、材料,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3.幼兒在活動中充分感受玩水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动准備:
水、充氣盆、空桶、漏鬥、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鏟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紙、海綿等。
活动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水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玩過水嗎?""水是什麽樣的?""玩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麽呢?"(不能把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弄濕)
二、通過玩水,自由探索。
1.徒手運水。
(1)角色扮演,完成任務。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把這邊的水運到那邊的水箱裏去。我們一起用手把水捧過去吧。
(2)幼兒徒手運水。
(滲透教育"水是很珍貴的,別把它漏到地上了。"引導幼兒發現把手指閉得更緊,水就漏得少些。)
(3)教師小結用手運水情況,鼓勵幼兒尋找更好的運水方法。
师:孩子们,来看看我们的水运得怎么样了?(引导幼儿在说用手运水的困难时,进一步感受水的流动性。)用手运,水容易漏掉而且很慢。有其他好办法吗?(用 工具运)
2.活用工具,巧妙運水。
(1)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並自由選擇工具運水。(增添教師語言)
(2)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選擇和判斷出適宜且高效的運水工具。
教師參與到運水中,鼓勵孩子們敘述他們做的事,並與孩子們分析爲什麽有些工具更有效。("這個水桶好大,可以裝那麽多水!""這個工具有洞,水都漏掉了"……
(3)水越來越少了,觀察幼兒是否會轉換工具運水。
(原本高效的大工具變得不適用了,觀察幼兒是否用小工具操作。)(開始拿著小工具運水的孩子會發現,此時手中的工具比那些大工具更能舀起水來)(用小工具舀起來就運會很累,孩子們會用小工具舀起水裝進大工具中再運)
(4)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用吸水材料運水並用語言說出吸水材料是怎樣運水的。
師:水只剩一點點了,我們要把水池裏的水運得一滴也不剩。看看還有哪些材料我們沒有用過?
("我一壓海綿,水就跑到裏面去了,再擠,水就流出來了""紙也是這樣""毛巾也可以"……)(孩子們在之前小工具和大工具合作中積累了經驗,現在也知道把水吸進材料裏擠在大工具裏再運)(有的孩子還是堅持用小工具舀,他們會把充氣水池按住,這樣水會方便舀起來些)
三、師幼互相交流探索結果。
1.請出勤勞的工具。
師:水終于運完了,我們坐下休息一會兒吧!剛才運水,寶貝們用了哪些工具呢?說給大家聽一聽。
(有目的地引導孩子說出爲什麽有的工具不可以運水;吸水材料是怎樣運水的)
2.工具寶寶細分類。
師:工具寶寶們幫我們運了那麽多水,也累了,他們想回家休息了。看,可以運水的工具寶寶的家在這裏,不可以運水的工具寶寶住在這個房子裏。請小朋友們把他們送回家。
3.檢查工具是否擺放正確。
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下一次,我們還要想辦法把這些漏水的工具改裝成可以運水的工具。
活動反思:
玩水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感興趣的事。利用孩子這一天性,在運水活動中,爲幼兒營造了輕松、愉快、自主的運水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運水活動中來,盡情地表達著、思考著、表現著。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玩水、運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帶來的樂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選擇最適合的工具和材料來運水。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並懂得珍惜每一滴水,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通過此次活動,給我最大的啓示是:讓孩子們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樂,少一些約束,少一些畏懼。架起一座幼兒嬉戲與學習之間的橋梁,讓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
中班實驗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運水的樂趣,在運水的過程中感知水的特性。
2、嘗試使用工具運水,在探究中知道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玩水,讓他們體驗玩水的樂趣,感知水的特性。
幼兒聽見玩水都非常高興,都爭著講述自己的以前玩水的經曆,相互交流自己以前的發現。這給活動帶來的很好的開端。
二、引導孩子尋找運水工具並嘗試運用,探究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材料很多,幼兒都選擇了沒有洞洞的材料進行嘗試。並相互交換嘗試,流露出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三、引導孩子大膽表述發現,並將工具分類,提升總結經驗。
幼兒有了直接經驗,在分類的過程中,幼兒的操作速度很快,也沒有出現錯誤。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用我們收集的各種工具裝水,他們發現有些不能裝水的東西,如:有洞的瓶子、漏鬥等,想辦法後也能讓他們裝進水的。他們都覺得籃子是不能裝水的,籃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鬥一樣響了辦法後也能裝水呢?我把這個問題留給了孩子們。
懸念設置策略是指教師將幼兒在一次區角活動結束時沒有解決的問題作爲懸念,讓幼兒在下次活動中找答案的.教學策略。每次區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有限的,如何將幼兒的探索積極性、主動性加以保護,並使之延續和發展,使孩子們能比較持久地對探究物發生興趣,教師必須將幼兒相互交流時沒有解決的問題拿出來,鼓勵幼兒繼續探究,直到發現它的秘密爲止,這樣爲下次的區角活動作了很好的鋪墊,也爲老師下一次的區角活動的精心准備提供了目標要求。例如:籃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鬥一樣響了辦法後也能裝水呢?這個問題激發了幼兒下一次探究的興趣,使探究活動能繼續深入下去。
中班實驗教案 篇4
活动目標:
1、通過做遊戲,讓幼兒初步了解樹木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2、在講講做做的過程中,激發幼兒愛護環境的情感。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动准備:
布置大森林的場景、各種生活在地球上的動物的頭飾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包括人類)、動畫(大樹媽媽的本領)及相關設備、一棵大樹(沒有樹葉)、小樹葉若幹(與幼兒人數相等)、蠟筆
活动過程:
1、創設情境
(1)各種小動物乘上小火車,我們一起出發去"大樹媽媽"家慶祝生日。(進入"大森林"的場景中)
(2)用歌聲呼喚大樹媽媽(歌曲《大樹媽媽》)
隨音樂大樹媽媽上(扮演)
(通過抱抱、親親、摸摸,,撫摸她心愛的寶貝們。)傳達大樹對一切的關愛,體驗家的溫暖。(歌曲完,大家偎依在大樹媽媽身邊。)
2、講講大樹的本領1老師示範爲大樹媽媽獻上自己的祝福老師:我們都是大樹媽媽的寶貝,我們離不開大樹媽媽,大樹是小猴、小兔、大象、小鳥等各種小動物、還有我們小朋友們的家。這是我給您的生日禮物--。-"大樹是我們的家"大樹媽媽很高興回送了一片小樹葉。
2幼兒爲大樹媽媽獻上祝福先看動畫,引導幼兒結合原有經驗說出大樹媽媽的一項本領。
大樹媽媽爲送過祝福的小朋友發小樹葉。
A大樹是一把大傘擋住炎熱的太陽,我們在大樹下乘涼。
B大樹爲我們提供鮮美的食物,還可以造成各種工具、物品。
C大樹上的每一片樹葉都能吐出"氧氣泡泡"使空氣新鮮,使我們都能吸到氧氣。
大樹把黑黑的.灰塵、有害的氣體都吸進去,並減弱噪聲,保護我們。
3慶祝生日大家手舉小樹葉,圍著大樹媽媽唱生日歌。
3、救救大樹從遠方飄來了一片枯黃的小樹葉,這是寄給大樹媽媽的信:
大樹媽媽很傷心,我們一起爲小鳥想辦法(討論)
(由于人們的努力,大森林又回來了,多種樹使沙漠變回美麗的家園,小鳥又有了美麗的家。)
如何保護樹木?(不要亂砍、不去搖小樹苗、不隨便摘小樹葉)
4、做片小樹葉A出示那棵沒有樹葉的枯樹,大家想辦法救他:
我願"做"一片小樹葉,陪伴在大樹身邊。
B在每一片小樹葉上畫大樹和花草,表達自己的心願,"說說"自己的心理話,貼到大樹媽媽身上救活她。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